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
来源:麦迪斯在线作者:易明发布日期:2023-03-09 06:00浏览量:739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(一)操作者准备

取下饰品、修剪指甲、戴好口罩、帽子,口鼻及头发不外露。

(二)物品准备

止血带(活动性出血用),棉衬垫(止血时垫在止血带下用或夹板固定时用),指示卡片(记录止血带止血开始时间);无菌纱布敷料与医用胶布(包扎用);三角巾2条(固定用);血压计与听诊器(测血压用)。夹板2块及绷带(夹板固定法、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两端的关节)。注:口述内容可不需准备。

二、操作步骤

(一)上臂(或肱骨)开放性骨折现场包扎并三角巾固定

1.生命体征检查

检查患者生命体征(口述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”)。

2.检查患肢

暴露患者伤侧上臂,了解伤口及上肢有无畸形和反常活动等情况,即判断有无骨折。

3.急救止血

若有活动性出血,则须上止血带(见包扎、止血部分),若无活动性出血则省略此步。

4.伤口处理

(1)清洁伤口 充分暴露伤口,除去伤口周围污物(口述,具体清洁伤口方法见前面开放性伤口止血包扎)。

(2)伤口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,并用医用胶布固定。

5.骨折固定

(1)无夹板固定法(三角巾固定)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(将三角巾长边折叠两次,其两边的角下垂似燕尾),其长边中央放在前臂的中下1/3处,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,将前臂悬吊于胸前,肘关节屈曲90 ;另用一条三角巾围绕患侧上臂于对侧腋下打结,固定患侧肩、肘关节于胸壁。

(2)夹板固定法: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(如果只有一块夹板,则放在上臂外侧),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(为防止瘀血,应先固定远心侧,再固定近心侧),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。再同无夹板固定法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。

注:若非开放性骨折则不需包扎与清洁伤口

18-1.png 

图1 左为夹板固定法,右为无夹板固定法

(二)前臂开放性骨折止血及固定法

1.生命体征检查

检查患者生命体征(口述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”)。

2.检查患肢

暴露患者伤侧前臂,了解伤口及上肢有无畸形和反常活动等情况,即判断有无骨折。

3.急救止血

若有活动性出血,则须上止血带(也可填塞、包扎压迫止血,见包扎、止血部分),若无活动性出血则省略此步。

4.伤口处理

(1)清洁伤口 充分暴露伤口,除去伤口周围污物(口述,具体清洁伤口方法见前面开放性伤口止血包扎)。

(2)伤口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,并用医用胶布固定。

5.骨折固定

(1)夹板固定法: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腕关节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(不是前后侧)并在肘关节及腕关节处放好棉衬垫,再用绷带固定夹板上下两端(先固定远心端,再固定近心端,以免瘀血),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。屈肘90 度,最后用三角巾同上法悬吊前臂。

(2)无夹板固定法(三角巾固定)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(将三角巾长边折叠两次,其两边的角下垂似燕尾),其长边中央放在前臂的中下1/3处,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,将前臂悬吊于胸前,肘关节屈曲90 ;另用一条三角巾围绕患侧上臂于对侧腋下打结,固定患侧肩、肘关节于胸壁。

18-2.png 

图2 左为夹板固定法,右为无夹板固定法

(三)小腿开放性骨折现场伤口包扎并夹板外固定

1.生命体征检查

检查患者生命体征(口述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”)。

2.检查患肢

暴露患者伤侧下肢,了解伤口及下肢有无畸形和反常活动等情况,即判断有无骨折。

3.急救止血

若有活动性出血,则须上止血带(见包扎、止血部分),若无活动性出血则省略此步。

4.伤口处理

(1)清洁伤口 充分暴露伤口,除去伤口周围污物(口述,具体清洁伤口方法见前面开放性伤口止血包扎)。

(2)伤口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,并用医用胶布固定。

5.骨折固定

(1)选用2块夹板,其长度超过膝关节及踝关节,置于右小腿外侧和内侧。

(2)固定前用棉衬垫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与肢体间。

(3)夹板上端固定至大腿,下端固定至踝关节及足底,绷带固定,骨折上下各两段。扎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

 18-3.png

图3 小腿骨折夹板固定

(四)大腿开放性骨折现场伤口包扎并夹板外固定

1.生命体征检查

检查患者生命体征(口述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”)。

2.检查患肢

暴露患者伤侧下肢,了解伤口及下肢有无畸形和反常活动等情况,即判断有无骨折。

3.急救止血

若有活动性出血,则须包扎压迫止血(见包扎、止血部分),若无活动性出血则省略此步。

4.伤口处理

(1)清洁伤口 充分暴露伤口,除去伤口周围污物(口述,具体清洁伤口方法见前面开放性伤口止血包扎)。

(2)伤口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,并用医用胶布固定。

5.骨折固定

夹板固定法:伤员仰卧,伤腿伸直。用两块夹板(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,下过足跟;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,下过足跟)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(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),并将健肢靠近伤肢,使双下肢并列,两足对齐。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,用5~7 条三角巾或绷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,然后分别固定踝、膝关节,最后固定腰、髂及腋部。

18-4.png 

图4 小腿骨折夹板固定

三、注意事项

1.开放性骨折者如有骨端刺出皮肤,切不可将其送回伤口。

2.夹板应放在骨折的下方或两侧,须超过骨折的上、下两关节,骨折部位的上、下两端及上、下两关节均要固定牢。

3.固定骨折前如有伤口和出血,应先止血与包扎

4.夹板与皮肤间应加垫棉垫或其他物品,使各部位受压均匀且固定牢。

5.骨折固定时,须将指、趾端露出,以观察末梢循环,如发现血运不良,应松开重新固定。

6.固定松紧要适宜。

7.绷带固定夹板时,应从骨折远侧绑起,减少肢端水肿。

四、试题样式与提问

1.试题样式

(1)患者,男,45岁。因交通事故至左小腿开放性骨折,伤口未见活动性出血,你随救护车去作现场处理。请为患者(医学模拟人)行伤口处理并用夹板行骨折外固定。

(2)患者,女性,26岁。因交通事故致右前臂开放性骨折,伤口可见活动性出血,你随急救车赴现场作开放伤口的急救处理。请用止血带,夹板等为患者(医学模拟人)行止血固定处理。

2.提问

(1)压迫止血有哪些方法?

答:指压止血法、加压包扎止血法、填塞止血法以及止血带止血法。

(2)四肢外伤时动脉出血有什么特点?

答:多呈喷射状出血,速度快、暈大色鲜红,出血频率与脉搏一致。

(3)现场急救开放性骨折,应用包扎术的目的是什么?

答: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者减轻伤口污染,另外有止血作用。

(4)应用止血带止血时一般每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?

答:60分钟。

(5)加压包扎止血法有什么禁忌?

答:伤口內有碎骨片或主要神经干暴露于伤口内,禁用此法,以免加重损伤。

(6)四肢骨折用绷带固定夹板时,为何先从骨折的远端开始?

答:可以减少患肢充血肿胀。

(7)如何现场判断肢体有无骨折?

答:有明显畸形,异常活动,或有骨擦音、骨擦感,可考虑骨折。

(8)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目的是什么?

答: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,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、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,差减少疼痛,便于抢救和搬运。

(9)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?

答:夹板、三角巾固定。

(10)考虑为静脉出血时,应该在患肢的何处应用止血带?

答:应该在出血灶的远端应用止血带。

(11)开放性骨折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?

答: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者减轻伤口污染,另外有止血作用。

12)骨折固定原则是什么?

答: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,呼吸、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有大出血时,应先止血,再包扎,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。

13)骨折外固定材料常有哪些?

答:①夹板:制式木夹板最为妥善,有各种宽度和长度,以适合伤肢固定。②现场没有定型夹板时,也可利用伤员胸部、健肢或木棒、树枝、竹杆等代替夹板,上肢可利用厚纸板、画册等

14)肢体骨折外固定体位如何?

答:上肢屈肘;下肢伸直

15)用夹板固定,绷带捆绑位置?

答:近关节处各捆绑一绷带,必要时二者之间再捆绑一绷带,绷带活动度以上下活动1cm为宜。

16)无夹板时应如何固定上肢或下肢骨折?

答:下肢可与健肢一起固定,上肢与躯体一起固定。

17)固定时为何超过两个关节?

答:限制活动,防止再次损伤。

18)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?

答: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、血管和神经。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,便于运送,避免在搬运与运送中增加受伤者的痛苦

湖北麦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466号  鄂ICP备2021002689号 技术支持:湖北大鹏网络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