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部的体表标志
来源:麦迪斯在线作者:余中和发布日期:2022-08-17 00:00浏览量:1138

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:骨骼标志、垂直线标志、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、肺与胸膜的界线。我们须边指出这些标志边口头陈述,不要遗漏任何标志。

一、骨骼标志

指出胸骨上切迹(胸骨上窝处,胸骨柄上端凹面向上的切迹)、胸骨柄(胸骨角上面的部分)、胸骨角(胸骨体与胸骨柄相连接处向前的凸起)、腹上角(左右肋弓形成的夹角)、剑突(胸骨体下端向下突出的部分)、肋骨(第2肋与胸骨角相连,先找到第2肋,便于计数肋骨与肋间隙)和肋间隙(计数)、肩胛骨(先找肩胛下角,若看不清楚可活动下上肢便可看到肩胛下角)、脊柱棘突(第七颈椎棘突)、肋脊角(脊柱与第12肋骨的夹角)等。

1.png图1 胸部骨骼标志

二、垂直线标志

划出前正中线、锁骨中线、胸骨线(沿胸骨缘的垂线)、胸骨旁线(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中间的垂线)、腋前线、腋后线、腋中线、肩胛线、后正中线。

2.png图2 胸部的垂直线标志

三、胸部的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

看图3指出腋窝、锁骨上窝、锁骨下窝、肩胛上区(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,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,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)、肩胛下区(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 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,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)、肩胛间区(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,后正中线将区分为左右两部)。

3.png图3 胸部的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

四、肺与胸膜的界线

指出气管及大的分支、肺尖、肺上界、肺外界、肺内界、肺下界、叶间肺界、胸膜的位置。

1.气管及大的分支:自颈前部正中沿食管前方下行进入胸廓内,在平胸骨角处分为左、右主支气管,分别进入左、右肺内。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,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。右支气管分三支进入右肺上中下三个肺叶,左支气管分两支进入左肺上下两个肺叶。(边说边用手指比划)

2.肺尖:肺尖突出胸骨之上,最高点近锁骨的胸骨端,达第一胸椎水平,在锁骨上3cm(先指出胸锁关节)。见图4

4.png 

图4 肺尖的位置与肺上界

3.肺上界:肺上界为向上凸起的弧线,始于胸锁关节向上至第一胸椎水平,然后转折向下至锁骨中 1/3 与内 1/3 交界处。见图5

5.png 

图5 肺上界(黄色虚线标记)

4.肺外界:肺外界由肺上界向下延伸而成,与侧胸壁的内部表面相接触。见图6

6.png 

图6 肺外界(白色虚线标记)

5.肺内界:肺内界自胸锁关节处下行,于胸骨角水平处左右两肺的前内界几乎相遇。然后分别沿前正中线两旁下行,至4肋软骨水平处分开,右侧几乎呈直线继续向下,至6肋软骨水平处转折向右,下行与右肺下界连接。左侧于第4肋软骨水平处向左达第4肋骨前端,沿第4~6肋骨的前面向下,至6肋软骨水平处再向左,下行与左肺下界连接。见图7

 7.png

图7 肺内界(绿色虚线标记)

6.肺下界:两侧肺下界的位置基本相似。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肋骨,向两侧斜行向下,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间隙,至腋中线处达第8肋间隙。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一水平线,于肩胛线处位于第10肋骨水平。(记住肺下界位于锁骨中线、腋中线、肩胛线分别第6810肋间隙,肩胛线平第七肋

7.叶间肺界:两肺的叶与叶之间由胸膜脏层分开,称为叶间隙。两侧斜裂。均始于后正中线第3胸椎,向外下方斜行,在腋后线上与第4肋骨相交,然后向前下方延伸,止于第6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。右肺下叶的前上面则与中叶的下面相接触。右肺上叶与中叶的分界呈水平位,称为水平裂。始于腋后线第4肋骨,终于第3肋间隙的胸骨右缘。见图8

8.png图8 叶间肺界

8.胸膜:覆盖在肺表面的胸膜为脏胸膜,覆盖在胸廓内面、膈上面及纵隔的胸膜称为壁层胸膜。胸膜的脏、壁两层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,围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。腔内为负压,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,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。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。见图9

9.png图9 胸膜

湖北麦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466号  鄂ICP备2021002689号 技术支持:湖北大鹏网络科技